欢迎您,来到男尚圈!

当前位置:首页 > 涨知识 > 正文

为啥有人喝水就行,有人却要靠奶茶续命?

时间:2024-11-17 16:33:33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老是容易情绪失控……

今晚7点,曾奇峰老师空降直播间和你聊聊这些所谓“毛病”。下半场,我们还特邀付丽娟老师讲讲咨询师如何提高收入现场还有神秘惊喜哦

一键预约,机不可失

想了解人类的参差,不妨从他们选取饮料的差别开始:

有人只喝清水,有人一天不灌奶茶就浑身难受;

有人偏爱苦苦的美式,有人则是喝拿铁都必加奶和糖;

有人真的能戒掉碳酸饮料,可有人还是无可抑制地将可乐视为爱不释手的“生命源泉”。

当然,人的口味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这种参差也可见于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

比方3个月前的我还是蜜雪冰城的忠实客户,伴随着窗外阵阵蝉鸣,非要喝一杯绿油油、甜蜜蜜、冰冰凉的四季春芝士奶盖才觉得有氛围感;而此时此刻,准备码字的我刚刚将一杯澄澈透明的白开水放在桌边。

上星期超市买入的速溶咖啡也“被打入冷宫”了。明明以前喝得惯的,可泡好一袋刚抿一口就被劝退了,只觉无比齁甜,细品之下,残留于口中的味道甚至还有点苦。

我不禁好奇:喝什么这件事,是真的由我们舌头说了算,还是另有“幕后黑手”?

谁还没点精神垃圾?

上文提到的奶茶、糖、碳酸饮料,都属于过度摄入有害身体健康且容易增重的东西,但它们又都有另外一个共同点:能够带来瞬时的满足和快感。正如可口可乐的一句经典广告语所说:You Can’t Beat the Real Thing!(挡不住的感觉!)

因为贪恋这一份快感,人们可以暂时放下对健康的担忧和对钱包的守护,只管“先干为敬”,并会为了减少负罪感自我安慰道:我对自己好一点,怎么了?

要说好喝也实在算不上,不论配芒果、葡萄还是红豆,奶茶的味道都大差不差,尤其每次喝到椰果时感觉自己仿佛在嚼一块塑料。常常是,喝到第三口时,已经觉得够够的,喝完后也留不下什么美妙的回味。

然而下一次,还是会忍不住地单向奔赴,两次间隔多则两三天,少则几小时……

据我观察,内心越是烦乱,我们对这一份快感的需求通常会越高、抵抗力也相应越弱。反之,一个人喜欢喝清水和清咖,则很有可能处于内心相对自洽、无欲无求的阶段。

“年纪越大口味越淡”就是这么个道理,过往的阅历多多少少练就了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久经沙场的心不会轻易被什么所撩动;看过了现实的残酷,不切实际的愿望也越来越少。

于是相对于不服和抗争,接纳逐渐成为了人生主旋律。简而言之,自己能搞定自己,遂根本不需要太多外部刺激。

不过毕竟是人不是仙,老将也有折戟沉沙的时候,在被生活虐这件事情上,人人平等,没有谁能够永久幸免。

遥想三个月前的我,除了总想点奶茶,还同时拥有失眠、情绪起伏大等“症状”。那段时间写作遇到瓶颈,跟朋友倾诉又得不到期待的回应,整个人感觉特别无助,就好像被关进了小黑屋里,只能自己挣扎着找出口。

再加上恰逢夏天,在骄阳的炙烤下,人本来就容易变得躁动不安,品尝到那一口甜时便成了一天中难有的平静时刻。

身边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体验:对奶茶最上瘾的时候往往是加班最疯、压力最大的时候,失恋or失业时也都特别容易放纵自己胡吃海喝。

就像《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曾经那么爱美的她在万念俱灰后成为了垃圾食品重度依赖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把自己吃到了身材走样。

令她着迷的当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由吃吃喝喝所开启的那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表面上是你的嘴在摄入,而内部世界里,你的心灵垃圾正在由此被倾倒出来。

抽烟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然,那些下班后不着急回家非要独自待在车里的中年男人,为什么会选择抽半小时烟而不是嚼半小时口香糖呢?

除了“动嘴”,我们也会动用其他的方式来获得快感,从而打开那道清理心理垃圾的闸门,比如打游戏、刷短视频、买买买等等。

这些事情实在算不上高尚,甚至带有暗黑属性和破坏性,可当我们状态极差、心情极糟的时候,相伴在侧的却往往都是它们。

没关系,谁都不是无菌体

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厌恶那个对着短视频哈哈笑的自己、对奶茶和可乐欲罢不能的自己,然后就有了数不清的flag和“事后打脸”,再然后自责、愧疚,恨自己管不住自己。

诚然,以普世的单一价值观来衡量的话,把刷短视频换成看书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提高,把奶茶可乐换成保温杯里的热水更有利于延长寿命,可人毕竟不是一台追求绝对正确的机器,而是一种多面的复杂动物,暗黑和肮脏毫无喘息空间,它终将会愤而反击、吞噬所有洁白。

弗洛伊德老人家说过,人的精神分三大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所指的便是属本能冲动的欲望,是一个人活力和生机的来源,无好坏对错之分,但可以被规训和调教,而超我正是人格中的那个管教者,意指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等,自我是帮助本我、超我融洽相处的“和事佬”。

本我代表的这部分能量本身就是浑浊的,不可能全部以符合超我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需要允许它偶尔的调皮。有时它看似是无理取闹,其实它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来让你好过一点。

吃垃圾食品、看无聊短视频,看似不够正确,却亦有它的用处。

1、通过释放情绪垃圾达到自净和修复的功能

前面已经提到,偶尔的放纵本质上是在寻找倾倒情绪垃圾的出口,垃圾清出去一些,内心有空间了,才好承载新的人事物,保证基本的社会功能得以继续运行。

不然,所有的不安、郁闷、烦躁会闷在你的体内,直至发烂、发臭,搞不好最后会以更具伤害性和毁灭性的方式爆发出来,比如,情绪的躯体化——头痛、恶心,甚至自残。

2、作为一种提示,恳请你听听心底的声音

当然,获得一时快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就像松子一样,几乎让暴饮暴食占据了生活的全部,但至少能够作为一种讯号,提示我们多想一步——那个薯片奶茶可乐填不满的黑洞到底是什么?是屡屡碰壁带来的挫败感,是失恋带来的空虚寂寞,还是因过量工作侵蚀个人空间而产生的愤怒?

“一时的堕落”是发掘深层欲望的契机,把握好了,你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才有可能找到消除不安的有效方法,看看是找准目标埋头努力、向靠谱之人寻求帮助,还是换个环境、而后把一切交给时间。

3、能把人连在一起的往往是那些恶趣味

俗话说,人无癖而不可交也,一个人,喝清水,从不碰奶茶可乐,坐地铁都拿本书,从不微博吃瓜,也从不对着短视频傻笑,并且还是十年如一日……他当然令人肃然起敬,但也很容易叫人敬而远之。

这样的人仿佛浑身铜墙铁壁,难免会给周围人以重重的压迫感,你会因为他太过正确而自愧不如,会因为他跟自己毫无共同点而默默走开。

而当一个人不那么正确时,你反倒会觉得此人亲切而充满生气。

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永远不是哲学和工作业绩,前者太高深,后者太枯燥且事关个人利益,这两个加起来都比不上共同发生在你们身上的一件糗事。

破绽、俗气的爱好,往往是两个人得以从彼此身上窥见一些真实的窗口。

小结

听说当代白领的办公室中,喝饮料也存在鄙视链,什么碳酸饮料居于最底端,喝浓缩的看不上喝拿铁的,喝清水的嫌弃喝奶茶的……听完娱乐娱乐就算了,千万不要代入自己的习惯偏好并将其视为低级。

一个人只喝清水,可能确实能说明他内心较为平静,能够以更专注而有力的姿态同外部事物发生联结,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精力金钱在平复情绪上面。

但此刻好那一口甜的你也很好啊,那是专属于你自己的状态,不够通透又怎样?说明还有成长空间哩。

本月多喝一杯可乐是死不了人的,习惯于从表面去优化自己反倒会让你的内在小孩感到窒息。

偶尔的放纵不碍事,对自己包容很重要,若是在此基础上,有发现自我的觉察力和自我关照的行动力,那就更好了。

有一个词叫“化繁为简”,人的成长路径往往也是如此,花与叶不曾漫天乱舞,怎会有冬天以后扎入泥土的踏实?没什么的,让它发生,都是过程。

沉静之后再蓦然回首,或许你还会怀念当初那一份凌乱和躁动,然后微微笑自黑一句:啧啧,年轻过~

作者:包法利小姐

一个热爱生活的好奇宝宝&一个专注于内部探索的人类研究爱好者。

编辑:怡安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