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男尚圈!

当前位置:首页 > 涨知识 > 正文

厦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4-11-16 11:51:21

本文转自:台海网

来源:台海网

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图为生机勃勃的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记者王协云航拍器摄)

台海网1月24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这几日,期盼已久的雨水缓解了厦门持续干燥的天气,一片片农田洋溢着勃勃生机,特色品种大蒜、胡萝卜、芋头、西红柿等长势良好,陆续迎来丰收;在广袤农村,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高质高效推进,成为“吸金”的新引擎;一个个美丽乡村让人心旷神怡,成为市民放松休息的好去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我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市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2亿元,增长5.1%,增幅居全省首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94元,同比增长12.3%,总量保持全省第一。

农业“流金淌银”

驶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快车道

年味渐浓,位于集美的天水鹭花卉世界百花盛放,芳香四溢。在D7区的宝林园艺,蝴蝶兰、杜鹃、发财树、富贵籽等各式各样的花卉摆得满满当当。不少消费者穿梭在鲜花绿植中,选购心仪的花卉。

“春节就要到了,这是花卉销售的旺季,我们最近特别忙。”负责人赵燕春正在根据客人的需求DIY蝴蝶兰盆景。橙色的蝴蝶兰搭配黄色的文心兰,再填入铺面石,在花梗上扎上蝴蝶结……在她的巧手下,一朵朵盛开的蝴蝶兰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枝干上翩翩起舞。

赵燕春从事园艺工作已经20年了,“市场上的蝴蝶兰大同小异,我通过DIY组盆装饰的蝴蝶兰盆景,市场反应很好,照片一发在朋友圈,就很多人纷纷下单。”

天水鹭花卉世界是厦门市花卉苗木产业规划中重点培育项目之一,已形成具有鲜花加工配送、园林景观设计等综合产业集群的花卉园艺产业区。园区在打造全产业链的过程中,以场景营销为主,打造IP示范带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户创新增收。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随着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落地实施,我市正阔步走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活力。据统计,2021年我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创新理念,找准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不断放大现代农业示范引领效应,农业成了优质高效的富民产业。其中,现代种养业不断做优做强,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推广龙眼、荔枝、蜜柚等水果高接换种1123亩。同安恒利茶叶“雅毫牌”乌龙茶获评福建名牌农产品。我市还组建市园林花木集团,打造市级园林花木行业平台。

作为农业“芯片”的种业加速发展。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累计引进、培育种子种苗企业13家,初步完成闽台合作育种协同创新平台规划设计,培育科技骨干93名,选育的华秦甜玉米等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授权。位于海沧的班纳利中国育种中心项目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部分投产,建成后年产优质种苗2.5亿株以上,将成为华南区域最大花卉育种育苗基地。此外,我市在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内规划建设厦门现代水产种业园,组建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厦门蓝色种业硅谷”。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2021年,我市新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省级2家,象屿股份、安井食品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名单,占全省入选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

天水鹭花卉世界宝林园艺负责人赵燕春正在根据客人的需求制作蝴蝶兰盆景。(记者张江毅摄)

同安莲花镇军营村一户农家的柿子红了。(记者王协云摄)

按下“美颜键”

打造高颜值农村,改善人居环境

“快来看,我挖到地瓜了……”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同安区汀溪镇荏畲村的万丰果园迎来一拨拨前来体验美丽乡村的孩子。

在这个拥有500亩用地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仅可以体验龙眼、柚子、树葡萄等传统水果种植,可以在现代农业大棚里感受无土栽培的魅力,还可以操作无人机、制作航模等。果园负责人刘帅榕表示:“果园的建设直接带动了乡村旅游,寒假以来,每天大约有600人在我们这里开展研学活动。果园也吸纳了周边村庄的富余劳动力,不少村民参与建设和运营。”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水果采摘体验——万丰果园让荏畲村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吸引更多市民的关注,逐渐成为网红景点。在果园的建设计划中,未来将发力研学、劳动教育,为更多的学生和家庭提供平台。乡村振兴的美好画面,在像荏畲村这样的一个个小村庄展开。去年,我市聚焦宜居宜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提升乡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既呵护绿水青山,又留住乡愁记忆。

农村的建设品质持续提升。我市围绕五大品质提升和样板工程打造,加强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出一批呈现嘉庚风貌、闽南特色的高标准、高颜值示范路段。

去年,我市继续为一个个乡村按下“美颜键”,农村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我市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现场会,全力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和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新建改造43座农村公厕,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9.37%。

从“一家美”到“一村美”。我市创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250户、省级示范户210户,创建“绿盈乡村”28个,营造乡村生态景观林448亩。

种出“摇钱树”

提升农民获得感

翔安内厝镇后田村连片的胡萝卜陆续成熟,工人们忙碌地采收。(记者张奇辉摄)

万丰果园吸引市民关注,逐步成为网红景点。 (万丰果园供图)

“这两天下了雨,胡萝卜长势更好。”昨日上午,在翔安区九溪边的胡萝卜地里,翔安区佳绿园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佳全的脸上挂着笑容,“今年胡萝卜产量挺高,每亩的利润大概有6000元,收入还可以。”

这个月开始,翔安区内厝镇后田村连片的胡萝卜陆续成熟,工人们忙碌地采收着,一个个胡萝卜整齐地堆在田埂上,颜色鲜艳、大小匀称,满地尽是丰收的喜悦。

许佳全的合作社种有120多亩胡萝卜,1月陆续进入采收期,目前已经采收了40多亩。他随手拿起一个胡萝卜,“看,这品相很好,个个都是匀称的圆柱形,颜色通红,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采收后的胡萝卜,还要进行初加工提高“颜值”。为此,许佳全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引入自动分选设备、冻库从事胡萝卜初加工。这个月以来,这个加工点十分热闹,周边种植户的胡萝卜都送到这里清洗、分级、包装。经过自动分选设备的处理,一个个高颜值的胡萝卜让人垂涎欲滴。

“翔安胡萝卜一点都不愁卖,我们农民只要专心搞好种植,收入就有保障。”许佳全说,胡萝卜就是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一个个特色品种的培育壮大,让农民收获“真金白银”,享受农业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更好提升农民的素质,去年我市创建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6个,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2608人次。采用项目制方式面向本市户籍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展项目制培训农村劳动力3217人次。

我市还开展农村创业服务,将返乡入乡创业农民纳入创业补贴奖励扶持范围,进一步降低乡村振兴类创业大本营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门槛,打造农业主题创业服务平台。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郭防等5人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2021亮彩数据】

实施乡村振兴

试点示范项目197个

2021年,我市实施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197个,总投资3.86亿元。加快乡村振兴千亿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34.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2.34%。

2021年,我市调整成立市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做好对临夏州的劳务帮扶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2635人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0018人,引进落地企业47家,实际到位投资额6.09亿元,建设产业园5个,入驻园区企业14家,援建帮扶车间24个。

扶持龙头企业

1300余万元

2021年,全市入库现代农业招商项目251个、总投资382.08亿元,落地项目194个、总投资207.63亿元。其中新增入库现代农业招商项目85个、计划总投资145.24亿元,已落地项目48个、总投资33.33亿元。

2021年,我市扶持龙头企业资金1300余万元,项目逐步发挥效益,43家龙头企业全部实现正增长。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其中省级2家)。开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9家监测合格。

2021年,我市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身份认定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奖励业务申请受理工作,发放创业扶持资金3871.23万元。发放农村劳动力社保差额补贴共计2.53亿元,受惠补贴对象达12.64万人次。

粮食产量

2.54万吨

2021年,我市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16万亩、产量2.5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2.92万亩、产量55.43万吨,水果7.53万吨,食用菌3.09万吨。全市生猪存栏21.21万头、同比增长5.57%,生猪累计出栏36.12万头、同比增长38.55%。

2021年,我市完善“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已贴合格证/追溯码194.5万张,在农业生产主体追溯平台备案的农业生产主体已超过700家,建设一品一码追溯点70个和镇(街)检测室16个。开展农产品风险抽检和瘦肉精、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专项检测4万余份,开展农产品追溯平台线上巡查、现场检查8300多人次。

裸房整治

4538栋

2021年,我市累计完成裸房整治4538栋、农房平改坡379栋。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建设生态景观林448亩。完成“绿盈乡村”建设28个,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2万亩。(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林永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