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男尚圈!

当前位置:首页 > 涨知识 > 正文

归因是什么?为什么同件事会有不同反应

时间:2024-10-29 12:30:10

归因是什么?为什么同件事会有不同反应

01

阐述定义

归因的概念最早于 1958 年由心理学家海德(Heider)提出,归因是寻求事件发生的原因,是通过知觉、思维和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又称归因过程。

后续研究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Peterson等人(1982)认为,归因是主观的活动,受个体已有经验的影响,个体对事情的结果解释角度会有所不同,具有强烈的个体差异,即表现为不同的归因风格。

刘永芳(1998)指出,归因 (attribution) 是指个体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原因归属。心理学上,归因是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定造成该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也就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和判断,是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

金盛华(2010)认为,归因(casual 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信息和线索来推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根据以上研究者提出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海德在最初提出归因的概念后,比较强调个体的内部加工的认知活动,后续研究者也延续了这一点,强调个体的主观思维和内部思考过程。

此外,研究者在概念中也有所不同,如Peterson突出了个体差异和归因风格;刘永芳强调了对自己或他人的判断;而金盛华指出了有关信息和线索、行为,也就是归因的依据。

总结来说,我们可以把归因理解为个体在寻求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依据有关的外部线索行为,凭借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判断,进行的主观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这个过程受个体差异影响,也就是归因风格。

02

相关概念

在提出归因概念之后,研究者对归因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也就是不同偏向进行研究,认为其中的存在着不同方式,定义为归因风格,便于后续研究。

Weiner(1972)提出,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归因的独特认知风格和归因倾向,或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期望,对不同的事件或行为以相似或习惯的方式进行推理的倾向。也就是指个体倾向于解释事件原因的习惯、风格。

Metalsky & Abramson(1981)指出,归因风格 (attributional style),也称归因方式,是在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相似的或习惯性的方式做出原因推理的倾向性。

我国的研究者中,吴世韫,延艳娜,闫扬扬(2015)认为归因方式,又可以称为“归因风格”或“归因方法”,是指个体所独有的归因认知方式和根据归因认知方式而产生的独特的归因倾向性,换句话说,个体在自我成长经历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对待不同事物或事件的习惯性的推理方向。

杨颖(2006)认为归因方式不同会导致个体对事件结果甚至自我的评价不同,这样的不同就对后期个体的情绪状态与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这里的概念定义基本类似,归因风格主要是在个体的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事件解释的一种独特的、习惯性的倾向。

03

归因理论

海德(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书中首次提出了归因理论。根据他的研究结论,人们通常将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内部或外部。

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是指个体的内在方面,如个性特征、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

外部归因(Person attribution)是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如他人的影响、情境、运气等。除了内部和外部的区别,他还认为归因使观察者能够推断和控制他人的行为。两个方向的归因使个体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感觉。

Jones 和 Davis (1965)通过研究,提出了一致性归因理论,它继承和扩展了 Fritz Heider 的归因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关注归因个体本身现有的行为或结果来推断其行为目的和动机。探讨了行为与内在个性的吻合,认为个体会观察事件发生的环境,并从行为预期、行为效果和选择程度三个方面对事件进行推断。

凯利 (1967) 提出的共变理论则是对两个理论的扩充。该理论认为个体进行归因时是理性且有逻辑的,原因与行为结果共生共变。在这个理论框架中,个体的归因取决于一致性信息(不同个体在相同刺激和情景下的行为)、特异性信息(不同刺激下同一个体的反应)和一贯性信息(不同情境下,同一个体面临同样刺激的行为)。

Bernard Weiner 等(1971)扩展了 heider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根源维度,认为它们包括两个维度:稳定性和可控性。他将以上归因理论进行总结整合后,还将其与成就动机理论结合,提出了三维模型,认为归因方式是成败结果—归因—期望—行为。成就归因的三个主要特性是稳定性、控制性和原因源。

Seligmon(1967)继承了 Weiner 的部分理论,得出了习得性无助归因理论。也就是说,当个体感到无法改变或控制事件(或结果)时,就会感到无助。 他把事件分为了正向和负向两大类。对负面事件的内控归因和对正向事件的外控归因就是悲观的归因风格。相反,对负面倾向于外向归因、对正面倾向于内部归因,则是积极的归因风格。

在 20世纪 90 年代,Walling 和 Duda(1995)、Thorkildsen 和 Nicholls(1998)、以及同一年Mueller 和 Dweck(1998)的调查研究表明,追求获得更多知识的人更倾向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和兴趣,但追求高成就者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

04

案例分享/相关科普

1、心理弹性与归因风格

Welner (1989) 认为归因风格受到认知风格的影响。归因风格与心理弹性互相作用,通过影响心理弹性的重组过程和结果,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

李占江等(2001) 认为青少年的归因风格对抑郁、焦虑、强迫等有一定的预测作用。Gilmore和 Minton (1974) 的研究表明,失败的反馈信息会强烈影响低自尊者的实际成就,对未来成就倾向于低估。

郑敏 (2010) 发现贫困生心理弹性的水平受自我认知方式和归因风格的影响。

孟召敏 (2013) 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消极归因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积极归因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

谢冉和葛明贵 (2019) 发现心理弹性与学业努力归因有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各维度有显著负相关。

李辰旭 (2014) 发现高考生的心理弹性与归因风格总体有显著负相关。归因风格能负向预测心理弹性,其中努力是正向预测,背景则是负向预测。

杨冠军 (2011) 的研究显示,学业努力、人际努力、人际运气和学业运气对心理弹性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和人际的内外归因通过心理弹性还可以影响个体的快乐感。

2、归因与攻击行行为

研究发现,不同的归因会对个体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比如,郭冰冰(2014)认为,相比内部的能力归因,当个体对社会排斥事件进行外在的他人意图归因后其内隐攻击会显著更高。

Nasby, Hayden, & DePaulo( 1980)认为,作为一种归因偏差,敌意归因偏向是指个体在对社会刺激进行解释时具有敌意归因的倾向。

孙美雪(2018)有研究指出,敌意归因偏向在特质愤怒与攻击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DeWall 等人(2009)认为,敌意归因偏向还在社会排斥与攻击性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可见,个体对社会排斥事件进行何种归因将会影响其是否会做出攻击性行为,故而归因在社会排斥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3、归因与学业成就

目前国内关于高中生归因方式的研究大多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学业成绩、学习倦怠等。

韩仁生(1995、1996)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学业成绩与成败归因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高中生对获得考试成功的结果倾向于做出内部的、稳定的归因,而对获得考试失败的结果倾向于做出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

申莉和王振勇(1998)以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面对高考的成败进行归因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他们倾向于将高考成功归因为能力、教学质量和持续努力等因素,将高考失败归因为心境、能力、运气等因素。

王银铎(2015)对高中生学习倦怠和学业成败归因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学习倦怠和学业成功归因中,运气、他人帮助和心境这三个因素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运气好、有他人帮柱、心境良好时,不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反之则相反;在学习倦怠和学业失败归因中,能力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能力越强,越不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05

个人见解

在以上科普中,我们了解到了归因的定义,即个体在寻求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依据有关的外部线索行为,凭借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判断,进行的主观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这个过程受个体差异影响,也就是归因风格的影响。

又科普了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也就是归因风格的概念,即在个体的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事件解释的一种独特的、习惯性的倾向。后边又了解了像是海德、维纳等研究者对归因理论的总结;接着进行了相对简短的相关科普。

可能有读者会比较好奇,归因或者归因风格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自己属于哪种归因风格呢?哪种风格比较好?等等

其实对于归因,我个人认为它是我们习惯化的一个结果,是来源于之前的成长经验、应对方式等等,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和改变的。它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所以把它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时时有意识的调控,倒也没至于。

我觉得了解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复盘或者觉察自己时,可以作为一个思路。也就是说,可以把它作为自己成长时可以改变的一个思路。

像是对于工作或学习,如果成功时个体会比较喜悦,也很少认真思考成功的经验;但当个体失败时呢?是把它归结为态度、能力和努力这种内部因素,还是情境、运气这种外部因素?它是偶然出现的,还是一直存在呢?是正向还是负向?

或者就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思维倾向?和成长环境、家庭因素有关系吗?选择的背后,有什么诉求呢?

不过,它也仅仅是一个角度,不是万能的思路,就做相关学习了解啦~

参考文献

[1]赵晓艳.初中生归因方式、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与数学焦虑的关系研究 [D]. 河北大学, 2020.[2]向琳琳.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D]. 西南大学, 2020.[3]曾碧琪.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归因诱导的缓解作用 [D]. 云南师范大学, 2020.[4]申屠珍. 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干预实验研究 [D]. 杭州师范大学, 2020.[5]李莎.高中生学业归因与成绩的关系:学习态度的中介效应[D]. 云南师范大学, 2020.[6]赵媛. 高中生归因方式、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