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是神兽。在百度上它的定义也是神兽,我们都知道上古十大神兽,但是鲲鹏不在这个范围。关于神兽排名第几,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鲲鹏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中国神话传说不象西方神话那样有系统,所以没有比较排序。故没有排名,如果你要编排,可排在任意序列。”
“在《大周皇族》鲲鹏是三十六天罡神兽。排名第三。第一为天龙之冥龙。第二是凤凰。鲲鹏是第三名。”
鲲鹏,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海神和风神禺强的两种化身。鲲鹏之名,最早出现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
书中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神异经-中荒经》里描述的大鸟“希有”,大约就是大鹏鸟的别称:“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
《水经注》引《神异经》,又加上了“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惟会益工。”
这些从一些侧面说明:大鹏鸟有绿、红双色,不鸣叫也不进食;仅仅背上小片没羽毛的地方,就有一万九千里宽广,可见它体形多么庞大。―――原来,从西昆仑到东海的距离,也不过是大鹏鸟两翅之间耳!
佛教传入中国后,民间信仰中逐渐出现了大鹏金翅鸟这一神话形象。这主要源于古印度的神鸟迦楼罗(Garuda),也糅合了大鹏的特征。
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身长八千由旬,翼长四千由旬,以龙为食,能任意穿梭宇宙,为毗湿奴坐骑。
而对大鹏、金翅鸟的描绘多见于明清小说,著名的有《西游记》中狮驼国的三大王,称为“云程万里鹏”,能够“抟风运海,振北图南”(这八个字源于《庄子》),扇一翅有九万里,和如来佛祖有渊源(这又源于印度传说)。
《说岳全传》中,大鹏金翅鸟因在佛祖座前嫉恶如仇,啄死女土蝠,被贬往东土投胎,生为岳飞。《封神演义》中大鹏称为“羽翼仙”,贪吃好杀,后被燃灯道人收伏。《喻世明言》中张道陵化为大鹏,震慑住鬼帅变的八条大龙。
后世诗人以大鹏为高远志向、豪放气概的象征。如阮修《大鹏赞》中有“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句子。
借大鹏来抒发蔑视官宦、抱负超远的心境。而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邑》)更是千古传诵。直至如今,汉语中仍有“鹏举”、“鹏程”之类的词语,借喻远大的前程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