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好多次天灾,而天灾过后,伴随而来的,就是各种瘟疫的蔓延。明朝末年的时候各地旱灾频发,而旱灾过后的鼠疫,也让人们饱受困扰。明末鼠疫大流行最后是如何消失的?下面就来一起看看明朝末年的几次鼠疫吧!
“万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后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阖门不起。”这是历史资料对于万历八年那场鼠疫的记载。如此景象对于从未经历过鼠疫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到。
所谓的鼠疫,就是大量夹带着瘟疫病毒的老鼠,纷纷逃窜进民众的家中,然后将瘟疫传染给人类。一般旱灾之后最容易爆发鼠疫。因为受到旱灾的影响,不光是人没有吃的,就连老鼠,也会因为饥饿而成群结队的出没。
根据历史的记载,明朝时期爆发过好几次的鼠疫,尤其是明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当时天下大旱,每一次旱灾都会引发鼠疫的发生,据说光是万历年间,就发生了三次鼠疫。
人一旦传染上鼠疫,那便是药石罔医,只有绝望的等死。在旱灾爆发的时候,饿死的人、得瘟疫而死的人数不胜数。染上鼠疫之后的病症,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会浑身起疙瘩,有的人是呕血。但是这些人染病之后很快就会死去,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人染病,全家都会被传染上。
鼠疫横行的时候,北京城每天都会有上万人死掉。原本热闹繁荣的北京城,因为受到鼠疫的影响,一年之内,城中的老百姓死伤无数,北京城也差不多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据说当时还是个福建人,发现了治疗鼠疫的办法。在他的帮助治疗下,瘟疫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再加上到了冬季,一场纷纷的大雪,将北京城里的老鼠基本上都冻死了,如此一来,肆虐横行的鼠疫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