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男尚圈!

当前位置:首页 > 涨知识 > 正文

松花蛋里藏着个神奇“画家”

时间:2024-12-17 13:44:12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比新鲜鸭蛋更好消化,能中和胃酸,增进食欲,蘸醋或煮熟可去异味

松花蛋里藏着个神奇“画家”

图/视觉中国

松花形成机理示意图(资料图片)

□马劲

“黧颜玉体颤悠悠,内嵌松花似画柔。前世青黄明白液,今朝黑紫混淆球。仙丹羽化琉璃碟,琥珀胎生草泥瓯。陈醋溜香能待客,一壶老酒品春秋。”这首诗中描写的美食是松花蛋。

松花蛋就是大家餐桌上常见的皮蛋。它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蛋加工食品,如今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鲜滑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闻名于世。其实松花蛋不仅是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更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谁给松花蛋“文”的身

松花蛋,顾名思义,便是剥开壳后,蛋身会出现美丽的松枝状花纹。这些花纹是谁给它纹上的呢?

古籍《竹屿山房杂部》里第一次辑录了松花蛋的制作方子: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盐水调入,锅烹一沸,俟温,苴于卵上,五、七日,黄白混为一处。其制作方法各地不尽相同,没有统一标准。一般而言,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茶叶)、植物灰,它主要是以鸭蛋为原料,也有少数地方使用鸡蛋。主要是利用碱性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胶的特性,将蛋腌制加工而成的食品。

于是,民间有一种解释是说因松花蛋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松枝烧成的植物灰,所以才会出现松花。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用松枝烧成的灰与其他植物烧成的灰最多只是矿物质成分的不同,并且人们用其他植物灰制成的松花蛋也会出现松枝图案。

还有一种看起来比较科学的说法。如果禽蛋放置的时间很久,蛋白中的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的化学结构有一个碱性的氨基和一个酸性的羧基,这使得它可以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相互作用。而制作松花蛋的材料中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石灰、碳酸钾、碳酸钠,它们会穿过蛋壳上的细孔与氨基酸化合生成氨基酸盐。这些氨基酸盐不溶于蛋白,会以一定的几何形状结晶出来,于是便形成了松花。

但这种解释细究起来也有可疑之处:碳酸钾、碳酸钠跟石灰混合之后,钙以碳酸钙的形态存在而难以进到蛋壳之内,而进去的钠和钾形成的盐类几乎都是易溶的,这就形成不了结晶。因此,这种解释也不合理。

四川工业学院的马力教授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出松花是氢氧化镁水合晶体。即在松花蛋腌制过程中,料液中的碱性成分通过蛋壳气孔向蛋内渗入(即OH-向蛋内渗入),导致蛋清蛋白质逐渐发生碱凝固。

在这个过程中,蛋黄和蛋壳内的Mg2+迁移到蛋清中,Mg2+逐渐同OH-在蛋清凝胶表层结合形成Mg(OH)2晶体。这种晶体沿一定的间隙排列,数量逐渐增多,同时,蛋清蛋白质在碱性作用下,降解出少量氨基酸,氨基酸与金属物质相遇,又会生成金属盐类,分布于蛋清凝胶的间隙,使得松枝状花纹更加明显。这应该是目前最权威的解释了。

怎样让“文身”更美

如果你吃过松花蛋,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松花蛋都是有花纹的。根据相关研究,松花花纹与镁离子含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松花蛋蛋白胶体中镁离子含量达到90ppm以上才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松花,低于80ppm时则很难形成松花。松花蛋白中的镁主要来自鲜蛋白本身和料液及壳膜。而鲜蛋白中镁含量主要与生蛋鸭子的品种和饲养条件有关。料液中的镁主要来源于自来水、生石灰、茶末等。因此,选用优质的鸭蛋和独特的料液有利于松花蛋松枝状花纹的产生。

具有松花状花纹的松花蛋一般都是腌制30天以上。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30天以前的蛋白镁含量还没有达到90ppm以上;二是松花晶体是在蛋白质凝胶体特殊空间网架中形成的,刚腌制时蛋白质凝胶体黏度大,会阻碍Mg2+和OH-的扩散运动,而30天以后鸭蛋逐渐成熟,蛋白胶体弹性下降、黏度降低,同时蛋白质的分解释放出大量的NH3、H2S、CO2等物质不断向蛋外逸出,这些因素增加了Mg2+和OH-的扩散运动,更有利于形成晶核长出晶体。此外,环境温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同种物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形态是有差异的,在高温时生成的结晶是短而粗,在低温时生成的晶体是细而长。曾有人做过实验,证明松花晶体在14℃-25℃下生长最为适宜,高于25℃或低于14℃均不易产生松花。

总之,如果你想自己腌制出带有美丽松花状图案的松花蛋,包括鸭蛋本身的差异,料液的选择和温度的控制都是需要注意的。

松花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皮蛋多是由鸭蛋制作而成,和新鲜鸭蛋一样,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经过腌制,蛋白质经分解后更有利于人体消化。松花蛋比起鸭蛋,脂肪和总热量还稍有下降。它能中和胃酸,刺激消化器官,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其食疗养生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松花蛋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脂等功效。有研究者曾进行了皮蛋清抗氧化肽的制备,发现松花蛋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钙和铁尤为丰富,这对骨髓发育有益,并能预防贫血。松花中的镁元素更是多种酶的激活剂,人体需要它来调节细胞内钾、钠分布,维持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兴奋性等。

松花蛋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最简单最普遍的食用方法便是蘸醋生吃。

为什么要蘸醋?其中有什么奥妙?原来,松花蛋原料中的生石灰、纯碱遇水会发生以下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和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有可能没有反应完全,若剩余的氢氧化钠较多,松花蛋吃起来就有点苦涩的味道,甚至较多的氢氧化钠还会腐蚀胃和肠道。这时可以用醋来把它中和,所以蘸醋不仅仅只是起到调味作用。当然,松花蛋与其他食物搭配起来的口感更佳,例如皮蛋瘦肉粥、皮蛋肠、皮蛋豆腐等,根据蛋白质互补作用,这些美食的营养价值比生吃松花蛋更高。

松花蛋的味道闻起来比较特殊,很多人喜欢吃松花蛋,却闻不惯这个味道。

松花蛋味是怎么来的?松花蛋经过强碱作用后,蛋清具有的含硫胺基酸被分解产生硫化氢及氨,再加上浸渍液的味道,就形成了特有的松花蛋气味。松花蛋生吃和熟吃,两者是有一定差别的。煮熟以后的松花蛋,能够减轻刺鼻的气味,口感也会更好一些,因为煮熟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氨的含量,减弱对人味觉的刺激性。闻不惯松花蛋味但又喜欢吃松花蛋的朋友们不妨试试熟吃松花蛋。

有学者认为松花蛋不适合儿童和老年人食用,因为松花蛋在加工的过程中混有重金属铅元素,对人体大脑神经有害,甚至产生铅中毒。这种说法在过去不无道理,因为传统的松花蛋中往往含有一定的铅,它来源于制作中加入的黄丹粉(氧化铅),目的是形成能堵住微孔的硫化氢,防止过量的碱渗透导致蛋清融化。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松花蛋工艺不断创新,人们已经研究出无铅工艺制作松花蛋,也就是利用氯化锌或硫酸铜代替氧化铅,在减少铅含量的同时,也起到封住洞孔的功效,并且根据国家出台的无铅松花蛋制作标准规定,松花蛋铅含量不得超过0.5毫克/千克,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损害。但吃松花蛋的量也不能太多,因为我国的皮蛋都是采用石灰加纯碱或直接利用NaOH和食盐来生产的,其钠含量较高,平均达到465.8mg-542.7mg/100g,一个去壳松花蛋相当于人一天钠摄入量的12%。

化学源于生活,小小的一颗松花蛋里蕴含着许多灿烂的化学知识,揭开松花形成机理的研究过程,更体现了科学家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宝贵精神。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利用化学这把钥匙打开松花蛋之门,而如今的松花蛋不仅成为国人家喻户晓的美食,更走向了全世界,让更多人关注到中国美食文化。

(来源 化学通讯公众号)

相关文章